你是否有想像過,五年後的台北是什麼樣貌?

二十年前,我是個還沒出國念大學的高中生,台北市和台北縣(還未升格的新北市)汽機車數量約 390 多萬輛。城市交通選擇除了汽機車和公車外,當時台北捷運第一條路線-木柵線才剛通車不久,家住在南京東路站(現為南京復興站)附近的我,因而幸運地成為受惠者-原本只能以公車代步,當時有了便利的交通新選擇。 周末出門、找朋友聚會,捷運站周圍的商圈成為了我的主要生活圈。 「大眾捷運系統絕對是台北交通的未來啊!」我這樣想。 圖片1 – 圖片來源/unsplash.com   去美國念書、工作後,主要在加州洛杉磯、聖荷西(矽谷)生活。 因地大遼闊,到哪裡都遠,需要自己開車。在這樣的情形下,一方面對於交通工具的掌握度更高,另一方面我也開始享受汽車帶來的自由感,開始認為「任何時候想去哪裡就隨時可去,真好!」但加州的公路也是出了名的壅塞,長時間開車也對生理與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,很期待能有更舒適的交通工具可搭乘。那時,總會想起大台北公共運輸系統的好,總想著:回台北一定要搭乘捷運新開通的路線,去探索那些還未拜訪過的城市角落;抑或嘗試當時尚未普及的 YouBike,穿梭在街頭小巷、發掘大台北的美。 時光荏苒,近不惑之年的我終於搬回台灣,發現大台北地區的汽機車數量已多達 495 萬輛,二十年間增加近 ⅓ 的數量,這也讓台灣在全球機車密度的排行榜上坐穩冠軍,這讓我十分困惑:「大台北人口沒有成長這麼快,捷運運輸量也是年年新高,為何還是多出大量的私有交通載具?」 的確,在這些年間,人們的社交生活變得複雜、活動範圍與頻率逐漸擴大,對城市交通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。就我自己而言,除了大眾運輸的選擇外,我也享受多元代步工具帶來的自由與便利,因此民眾購置自有汽機車以補足大眾運輸供應的缺口與不足,看似是必然的結果。但同時,多出來 ⅓ 的數量的交通工具可真不是開玩笑的;除了塞車維持常態外,這 100 萬台運具所佔的空間可一點都不少!汽機車石油燃料所導致的廢氣及噪音汙染,是你我每天都得面對的課題。 圖片2-圖片來源/Photo credit: li-penny, CC BY 2.0  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,WeMo誕生了。 交通便利與友善環境不該互相矛盾;移動自由與城市市容更不應是相斥的存在。 人們追求便利、尋覓交通自由,而這樣的生活不需犧牲我們的生活環境、傷害我們美麗的城市。在大眾交通運輸之外,「無站點、隨處租還」電動機車的便捷模式可做為一個連結至台北各處,並帶給民眾便利的交通新選擇,讓大家在不同的情況下彈性地選擇最適合的移動方式,同時減少私人載具的擁有、減少對這座城市的污染。 五年後的台北,應該是什麼樣貌?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,私有汽機車將會持續增加,汙染與塞車問題也將懸宕無解。 WeMo 要從減少大眾對私有載具的依賴開始。 我們要讓科技與綠能融入生活,帶給人們便利與永續環境並存的城市。為了這個理想,我們已經開始行動,而在這路上不可或缺的你/妳,歡迎與我們一同改變這城市的樣貌!